《天橋》特效遭爆「80%中國製造」!製片人認了:有轉給大陸公司
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在第56屆金鐘獎入圍了14項獎項,最終成功抱回6座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劇裡美輪美奐的影像畫面、視效和色彩令人讚嘆,近日卻爆出特效事實上並不是對外聲稱的「台韓跨國合作」,反而有超過80%的部分都是由中國北京公司製作,對此文化部4日回應「正在了解中」,稍後公視也做出澄清。
看更多:金鐘56/最大贏家!《天橋上的魔術師》奪最佳戲劇 抱走6大獎
身兼金鐘獎評審委員的動畫公司「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近日突然在臉書發文透露,語出驚人表示《天橋上的魔術師》在預告宣傳期時,主打特效都是由「台韓視效跨國合作」,但事實上超過8成的場景特效都是由北京的影視公司「北京諾華視創公司」製作,但片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上完全不見任何有關北京括華視創公司的人員或名字,「難道在台灣有什麼話是不能公開、不能說的嗎?」
林家齊質疑,在如今台灣影視環境普遍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卻把四千萬視覺特效預算發到了國外,只留下少數的特效鏡頭在台灣,甚至聽到有些台灣參與特效製作的公司,也是從對岸接到二包三包輾轉發回來的」,他表示理解製作方或許為了品質選擇信任的團隊,但希望好IP不只屬於台灣,而是整個團隊都能夠由本土出品,「用人民納稅錢支持的作品,就應該盡可能把資源都留在台灣,希望未來掌握資源的人都能更重視這個問題。」
林家齊透露自己考慮了很長時間不知該不該將這件事說出來,擔心影響了《天橋》工作人員獲得肯定的機會,但為了台灣未來影視產業發展,他還是決定說出口。他透露自己當初得知資金不足時曾向製片表示可以動用各方人脈找到最適合的團隊,「當然最終還是遺憾,沒能把視覺特效留在台灣,不過至少許多人都一起努力過了。由衷的希望,大家都能夠更重視台灣的影視產業,把人才留在台灣。」對此公視則澄清:「並無80%特效由中國團隊製作一事。」
公視今在(4)日回應如下:
《天橋上的魔術師》為2018年公告的戲劇徵案,得標團隊原子映象公司原企畫案即提列韓、台團隊,公視內外評審也肯定跨國合作經驗的汲取。後因實際執行計畫調整,原韓國Digital Idea團隊,變更為4th Creative(奉俊昊導演合作公司)、M83,除原先台灣賞霖創藝,另增台北影業、轅年,加入台灣團隊。在製作細節上公視尊重製作單位的規劃與調整,也肯定國際合作可對產業帶來新的刺激與學習的機會。但並無80%特效由中國團隊製作一事。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視效除了韓國公司的參與外,從田野調查和搭景開始建構,有台灣金馬美術王誌成帶領阿榮片場、美術陳設團隊、法蘭克質感公司組成龐大視效的美術場景基礎工程、台灣洪大為建築事務所建構中華商場與兩側四十棟建築模型、以及台灣動畫視效公司執行生物動畫與場景合成。除美術陳設之外,攝影、剪輯、調光、燈光、戶外大型場景藍幕搭設、音樂音效、服裝造型…皆由台灣數百名影視專業人才參與執行,成為寶貴的工作經驗。
公視更將今年定為「動畫元年」,包括改編自漫畫家黃色書刊作品的《勇者動畫系列》,已成為首部Netflix上架的台灣動畫影集;兒童科普動畫影集《歐米天空》,成功銜接教育市場及前進東南亞進行版權販售;水果奶奶IP動畫《妖果小學堂》,明年將電影上映,更陸續推出任天堂Switch遊戲、手遊、桌遊;VR動畫《台灣特有種》,以高度沉浸感的鏡頭設計,提供孩子思考如何保護台灣的特有物種。這四部肩負不同市場定位的動畫IP,除為台灣動畫打開能見度與市場應用價值外,亦成功發揮了圖像經濟之力。
謝謝各界對《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指教和建議。未來,也期盼有更多的資源,能挹注在開發製作不同類型題材的作品,有更多結合台灣團隊作戰操兵的機會,共同為台灣影視產業升級而努力。
但「原子映象」製作人劉蔚然發出千字文解釋幕後運作,認了「韓國公司的確轉發了部分製作給大陸公司。」對此導演楊雅喆則回應:「兩年後在沒有您的協助的狀況下,我們一樣做到了,無愧納稅人的一分一毫!」
楊雅喆臉書全文:
有些故事宣傳時不想說,是因為血淚斑斑。
每每記者問起這麼大的預算會不會帶來壓力,我的回答總是:沒有人從這個案子裡拿走一分一毫不該拿的報酬,所以我在預算上沒有壓力,壓力是我們最終繳出的是不是好作品。
其實我早該說的是,製片人、前後期的夥伴們得到的是遠低於應該有的報酬,但我們承擔了所有的責任。
曾經請求您的協助,您愛莫能助沒有加入團隊,我們一樣感謝您。
但兩年後在沒有您的協助的狀況下,我們一樣做到了,無愧納稅人的一分一毫!而且對於「天橋上的魔術師」現場、後期的同事們以及伸出援手的朋友們他們應該得到的是鼓勵、讚美,而不是流言、情勒。
我要再次感謝參與其中、承擔責任的每個從業人員,因為「天橋上的魔術師」最終的成果值得我們驕傲。
萬分謝謝願意伸出援手的你你你還有你!
往下滑看更多文章